工信部召开建筑陶瓷行业绿色生产和智能制造现场交流会
为加快推进建筑陶瓷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应用与绿色改造升级,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11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广东省佛山市组织召开建筑陶瓷行业绿色生产和智能制造现场交流会。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视员吕桂新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河北、山东、广东、四川、江西、辽宁等20余个主要建陶生产省、市行业管理部门负责人、地方行业协会代表,以及赛迪研究院、科达节能、蒙娜丽莎集团、东鹏陶瓷、北京可视化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科行环保公司等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服务企业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绿色发展已成为建筑陶瓷行业共识。“十二五”期间,陶瓷产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万元增加值能源消耗均有明显下降。建筑陶瓷制品的大型化、超薄化发展趋势,也大大实现了生产原料的减量化要求。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创新的快速发展,建筑陶瓷行业“绿色智造”的热度也不断升级。
在本次交流会上,赛迪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围绕“建筑陶瓷行业绿色智能制造政策动向”做了深度解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将成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据介绍,2016年,工信部持续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聚焦五大智能制造新模式,已完成了6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到2020年,传统制造业将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重点产业全面启动并逐步实现智能转型;到2025年,将构建新型制造体系,重点产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而智能设备和信息化管理在建筑陶瓷产业的发展应用,也将促进建筑陶瓷行业尽早构建完成绿色制造体系。
交流会上,科达节能、蒙娜丽莎集团、东鹏陶瓷、北京可视化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科行环保公司的代表,也分别从建筑陶瓷产业绿色智造发展趋势,智能工厂建设、烟气超低排放技术在建筑陶瓷行业绿色生产中的应用等几个主要方面分享了具体的应用案例与心得体会,并在此基础上与与会代表们进行探讨与交流。
吕桂新根据交流情况提出,要深刻认识智能制造对建筑陶瓷产业绿色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是智能制造能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智能制造可以提升减少能耗,提高效率,使建筑陶瓷行业摆脱两资一高的“帽子”,促进绿色生产进程。三是智能制造能够促进装备工业和流程工业的协同创新,提升中国制造整体水平。
吕桂新对建筑陶瓷行业下一步如何推动绿色生产、智能制造也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稳步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建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有可为。智能制造是两化融合重要抓手,水泥、玻璃行业已经走在了前面,建筑陶瓷行业需要尽快实现“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零突破。二是要在试点示范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推广工作。三是加快建筑陶瓷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的推广。建材行业是节能减排的主要领域,在节能减排方面承担重要工作。比较而言,建筑陶瓷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在行业推广应用有限,对行业面貌的改变力度不够,成为建材工业短板,因此要加大在建筑陶瓷行业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成果的力度。四是希望各地区到会的行业管理部门负责人能结合这次经验交流会的召开,在日常工作中把智能制造作为建材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积极发现、服务好辖区内好的企业,要加强政策扶持,利用各方面的资金,推进智能制造试点和推广工作不断深入。五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在两化融合、绿色发展中挖掘先进典型与先进经验,促进典型经验的推广应用,营造全行业推广智能制造的良好舆论氛围。
交流会还通报了由广东科达节能股份有限公司、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江苏科行环保科技有效公司共同研发的“建筑陶瓷数字化、绿色化绿色制造成套工艺技术与装备”科技成果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专家鉴定的消息。项目通过对建筑陶瓷数字化绿色化成套生产技术与装备、大规格陶瓷薄板生产工艺与技术、建筑陶瓷生产过程中多种污染物协调控制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集成,形成的关键技术、装备与生产工艺具有资源消耗、综合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低、效率高等显著特点。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成果对推广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对节能降耗、低碳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经济社会效果显著,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建议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推广应用范围。
交流会后,代表们还现场参观了广东科达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并深入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观考察大规格陶瓷薄板的生产过程。代表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交流,一定会把建筑陶瓷行业“绿色智造”的发展新思路落实到主要产区去;把建筑陶瓷行业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的示范技术推广到全国的企业中,真正通过两化融合,绿色发展,提高建筑陶瓷行业智能制造水平,促进整个行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提质增效。
编辑:珈 语 唐 峥